專業的心理谘詢師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內容:從來訪者及家屬等信息源獲得有關來訪者的心理問題、心理障礙的資料;對來訪者的心理成長、人格發展、智力、社會化及家庭、婚姻生活事件等進行全麵評估,概括心理和生理測查;根據心理發展史和心理生理測查的結果,對來訪者作出心理診斷,製定心理治療計劃,並指導實施;在心理谘詢中發現來訪者有精神障礙或軀體疾病時應及時請求會診或轉住其他專科。具體來說,有
1、心理危機幹預
一個人遇到沉重的心理創傷和打擊,如理想、目標和事業的喪失,親人的意外死亡,人際關係的惡化等導致急劇的精神崩潰時采取的心理谘詢。
2、生活問題谘詢
包括戀愛、婚姻、家庭及性問題,升學和就業的選擇,適應不良,學習困難,兒童行為不良,人際關係問題,以及酒和藥物依賴等各種心理衛生問題。
3、身心疾病谘詢
許多軀體疾病,如高血壓、冠心病、腫瘤等,其疾病的發生,發展與轉歸也均與心理社會因素有一定關係,可以及時進行心理谘詢,從而解除心理壓力,以防止軀體疾病加劇。
4、精神障礙谘詢
如患神經症、人格改變及其他精神障礙者,可就有關藥物治療、社會功能康複、婚姻與生育等問題征求醫生的意見。
5、其他心理衛生問題谘詢
如家庭、群體的心理衛生問題,亦可進行心理谘詢。
心理醫生不但要有一定水平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一定的職業素質。
導致心理問題或心理疾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人與人之間的衝突摩擦、戀愛婚姻、家庭矛盾、親子關係、升學考試、就業選擇等問題尤為突出。同時涉及到人們的很多隱私,有一些會極具有故事性。為來訪者保密,就成為心理醫生的基本品德和首要素質。
在國外,每個谘詢室外都會掛上一個牌子,上麵寫有谘詢師的姓名,學曆, 擅長的問題。如有擅長解決兒童心理問題的,有擅長解決夫妻關係問題的等等,求助者可以根據自己的問題來選擇合適的谘詢師。我國目前雖然還未作到這一步,但也是未來的趨勢。
據1991年的統計表明,美國每百萬人口有550個心理學家,其中87%以上具有心理學或哲學博士學位。我國1997年統計數字顯示,每百萬人口隻有2.4個心理工作者,其中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的不足2%。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我國的心理谘詢者狀況都不盡如人意。所以有的專家稱,我國心理谘詢業發展潛力很大,心理谘詢產業遠未形成規模。心理谘詢業將在未來10年有長足的發展。 目前,我國心理谘詢不論就數量還是質量都有了很大的發展。
對心理健康的重視,標誌著社會的文明程度,不斷進步的社會期待著出現緩解人們心理壓力的心理按摩師,使心理谘詢步入正軌,也使人們對生活質量更高。